1.80%
3.分析疑点
依据该集团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资料及相关指标,评估人员逐户对企业涉税事项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企业在纳税上存在以下疑点:
(1)集团公司母公司2006年销售收入93205万元,较2005年114157万元减少20952万元,下降18.37%,从申报资料看,其母公司所属中学和职工学校的收入没有在所得税申报表中反映,有可能存在企业不如实申报免税收入、少申报应税收入现象。
(2)集团公司母公司、子公司期间费用占扣除项目30%左右,明显偏高,有可能存在企业不应扣除而扣除,多列支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现象。
(3)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水力发电、供电,从外部获取信息,集团内部职工使用本单位供电0.10元/度,明显低于市内居民0.39元/度电价,少记收入,少申报纳税。
(4)集团公司实行的是工效挂钩办法,工资基数由有关部门核定下方,集团公司将工资基数分解到母公司、各子公司,而企业在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中又列支津贴、补助,有多列工资性支出现象。
(5)集团公司预提费用数额较大,有可能企业在申报缴纳所得税时,对部分预提费用未作纳税调整。
(6)集团公司“资本公积”科目余额较大,有可能企业收到货币和实物捐赠,以及应支付而未支付款项等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现象。
(7)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铝业公司2005年度属独立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未提供工效挂钩方案,且不符合“两低于”政策,而该公司当年按工效挂钩办法发放工资,多列工资、津贴现象。
(8)集团公司各企业之间业务、资金往来频繁,企业在提取的坏账准备中核销坏账损失,有可能存在关联方之间往来账确认为坏账。
4.约谈举证
针对该集团公司母公司及子公司以上存在的疑点,约谈了该集团公司母公司企业财务负责人及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就存在的疑点进行了约谈:
(1)母公司疑点说明
①集团公司所属中学和职工学校有免税收入,是按照学校年度上报的免税收入,在年度申报时记入纳税申报表的免税收入。
②期间费用数额大主要原因:一是管理费用中列支的部分会议费,是单位召开职工会议、工会会议、职代会等发放给职工的薪金;二是管理费用中列支的考察费,是集团公司每年组织副处级以上干部出国考察一次发生的费用;三是集团公司医院在管理费用中列支手术误餐费、收入提成费等,是医院根据行业特点支付给职工的费用。
③内部职工用电0.10元/度,是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一起执行的价格,是低于集团公司以外居民用电。
④预提费用数额较大主要是有许多应支付费用还没有支付。
(2)子公司疑点说明
①期间费用数额大的主要原因:一是销售费用——差旅费较多,主要是集团公司允许以差旅费名义每年发给每个职工1500元现金造成的;二是管理费用中列支的防暑降温费、取暖费,有的是购置的防暑、取暖用品,有的是给职工发放的现金,具体数额是看账后才能知道;三是管理费用中列支的职工活动费,是企业在年度终了后组织职工活动发生的费用,包括购买的纪念品和发放的现金;四是在管理费用中向职工发放防汛抢险补贴,经请示集团公司允许后发放的。
②集团公司实行的是工效挂钩办法,而在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中又列支津贴、补助,而未列入“应付工资”总额,主要是集团公司核定的年度工资不够,若列入工资总额就超过了工资基数。
③预提费用数额较大:一是养老统筹基金有结余,主要是以前年度提取,长期累计下来未支付的款项;二是大修费用结余数额较大,主要是多年提取累计下来而未支付的大修费用。
④“资本公积”科目余额较大,一是应付款无法支付转入;二是集团公司拨入资本金转入。
⑤集团公司所属某分公司2005年度未提供工效挂钩方案,且不符合“两低于”政策。企业说主要是想企业工效挂钩方案上年度报了以后,以后不需要再报就可以了;不符合“两低于”政策而多发放的工资,主要是对相关政策不熟悉造成的。
⑥在提取的坏账准备中,核销坏账损失是集团公司所属某分公司欠付的工程款(因质量原因而拒付的款项),是属关联方之间往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