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主要矛盾是结构性问题、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财政收入潜在增长率下降,财政支出刚性增长的趋势没有改观,财政收支矛盾呈加剧之势,平衡收支压力较大。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2015年12月25日的全国财政部工作会议上如是说
核心关注
2016年是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第三年,此前推出的预算改革和部分税制改革因经济稳增长的需要曾数次遭遇政策反复。今年将会有更多的税制改革措施出台,如何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日益紧张的状况下,继续推进财税改革,解决中国财政制度的中长期问题,并为其它领域改革提供坚强后盾,改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将是摆在财政部部长面前的一道坎。
2016年政策扫描
◆个人所得税可能在下半年进行部分改革,内容包括合理调整扣除额,将子女教育、职业教育纳入抵扣,合并部分劳动所得为综合所得等
◆资源税改革继续扩大范围,水资源试点方案将出台
◆推进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将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
◆继续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加大积极财政政策支出力度
◆环境保护税的立法工作继续推进
◆房地产税的立法工作将启动
◆预算法实施条例将会出台
◆财政赤字会继续扩大,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地方债务置换加大力度,政府存量债务还本付息将纳入年初预算
政策点评
与几年前相比,财政部已经跳出了共和国“出纳”的角色,越来越体现大国财政的风范。
接下来的财税改革将不仅仅从财税领域展开,还将涉及到金融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社保体制改革等多方面。其中,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包括研究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支持推进国有金融机构改革;推进国企改革主要体现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主要包括完善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总体方案,制订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建立合理分担、可持续的医保筹资机制。
但事实上,因为经济形势严峻对于财政产生的影响在逐步加大,财政收入的增幅在逐年降低,或许最终将会接近GDP增速的曲线,相比已经过去的困难的2015年,2016年的形势会更加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