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起典型的“贪小利,吃大亏”的例子,应引起纳税人的高度重视,莫报侥幸心理,切忌以身试法。
案例分析:
按常理来说,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和吉林电力管道公司都不是小型公司,会计核算和税务水平应该都不低,但吉林电力管道公司为什么还是为小利通过开具假发票偷逃营业税及其他税款。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建筑行业因为分包利润率低等原因现在存在大量的假发票。
营改增建筑业普遍存在的假发票现象会因为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的存在无处隐匿。但是虚开增值税发票用于抵扣将会成为低成本高收益的手段,预计未来大量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大案要案将会在建筑业出现。但与假发票不同,恶意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在我国是重罪,与案例中只进行经济处罚是不同的,财务等主要责任人员将面对刑法的处罚。建筑业长期以罚代管的时代将要改变。
案例二:假设地产建筑同时营改增增值税率都是11%地产业还会要建筑业带料吗?
1、如果地产找到17%税率材料供应商在支付现金总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是不是还要让建筑商白赚17%和11%的税率差?并且地产商,无论在资金支付还是购买规模上都比建筑有优势.特别现在地产业强者恒强,地产国内己成几大品牌商的天下。
不带料了建筑商的税务局不干了,这价格不公允?是否建筑商又要被工程所在地税务局重新核定价格加上材料的部份呢?
2、既使地产商钱多人傻让建筑商带料,税务局就要怀疑是否有虚开了?
营改增不含材料损益表税负平衡点测算:
除去材料营改增后原来100元收入成为了90元收入下降10元,按原来30元机械工具折旧可以按17%抵加5.1元成本下降。人工和其他不可扣除费用不变。原营业税3元,改后应交增值税为4.9元,减少利润总额1.9元。要与营改增前税负一样需要41元的费用含17%的进项发票才能达到税负平衡点。以前前提还是在供应商不要求因为开具增值税发票加上税点涨价的前提下达到的。一般在实务中建筑业的供应商都是开具普通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为主,主要为达价格最优为前提。
案例分析:
营改增含材料损益表税负平衡点测算:
1、按营业税时100元销售含3元营业税,改增值税后需要40.64元的含税17%的进项发票达到税负平衡点。如果增值税进项发票17%可以抵扣达到销售额的40.64%
2、对建筑业的原材料中主要材料砂石、黄砂、混凝土等的进项税额都达不到17%,按简易征收率只有3%抵扣率。对建筑业的原材料中主要材料砂石、黄砂、混凝土等的进项税额都达到不17%,按简易征收率只有3%抵扣率。如果按为简化计算按加权平均进项税率11%计算可以抵扣达到销售额62.82%是可以达与营业税时一样的税负的。
一般建筑业人工费用占销售30%是无法抵扣的。产值利润率3.5%左右,管理费用按2.5%计算无法抵扣,还有其他社保业务费政府规费等无法抵扣费用10%。还余54%的可能可以抵扣费用,已经低于62.82%的平衡点了。现实就可能可以不提价获取的增值税发票更加低。
所以,单从以上营改增税负变化来看,未来建筑业要机器人等代替人工因为有17%的进项抵扣成本优势机械将大量出现,还有建筑模块化工厂一样会出现。建筑业会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设备、资本、技术密集型。规范化/细分化/工厂化将是将是建筑业强者恒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