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1年我国进出口关税将进行部分调整 |
发布时间:2011/11/22 来源: 阅读次数:883 |
|
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自2011年1月1日起,我国进出口关税税目税率将进行部分调整。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降税承诺已于2010年全部履行完毕,2011年最惠国税率维持不变。继续对小麦等7种农产品和尿素等3种化肥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并对尿素等3种化肥实施1%的暂定配额税率。对关税配额外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实施滑准税,税率维持不变。继续对冻鸡等55种产品实施从量税或复合税,其中,适当调整了少量商品的从量税税额。 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2011年我国将对600多种资源性、基础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产品实施较低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其中,首次实施年度进口暂定税率的包括丙烷、丁烷等资源性商品,脂肪酸、聚酰亚胺膜、钛带等基础原材料商品,高清摄像头、液晶投影仪用偏光板、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根据国内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供需关系的变化情况,提高或取消了碳纤维纱线、离子交换膜、轿车用增压器等商品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2011年我国继续以暂定税率的形式对煤炭、原油、化肥、有色金属等“两高一资”产品征收出口关税。为规范稀土出口和缓解化肥价格上涨趋势,提高了个别稀土产品的出口关税,适当调整了化肥出口季节关税淡旺季税率适用时段和淡季出口关税基准价格。 为扩大双边、多边经贸合作,2011年我国将依据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关税优惠协定,对原产于东盟国家、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秘鲁、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家的部分进口产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协定税率。在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框架下,对原产于港澳地区且已制定原产地优惠标准的产品实施零关税。根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早期收获计划,2011年起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500余项早期收获商品实施协定税率。同时,继续对原产于老挝、苏丹、也门等41个最不发达国家的部分产品实施特惠税率。 为适应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及外贸结构的变化,加强进出口管理,在符合世界海关组织有关列目原则的前提下,对进出口税则中的部分税目进行了调整,增列了铬锆铜材、光栅测量装置、二氧化锡、铝塑复合板、谷物播种机等税目。调整后,我国2011年进出口税目总数将由2010年的7923个增至7977个。 中国稀土卖出“稀泥”价 出口关税提高 据《半月谈》2010年第23期报道,2009年,我国共出口稀土冶炼分离产品3.61万吨,比上年增长约16.67%,出口金额3.1亿美元,每吨平均价格仅约8959美元。业内人士痛心地说,稀土居然卖出了“稀泥”价。 据悉,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工业维生素”美称的稀土全球年消费量从3.3万吨增加到10多万吨。由于特殊的原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稀土不仅是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和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光电信息、催化、新能源、激光等高技术和新材料领域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世界,几乎每隔3~5年人们就会发现稀土的一种新用途,每四项新技术就有一项与稀土有关。 神奇的稀土逐步被人类了解、掌握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1890年,奥地利科学家冯·威尔斯巴赫发明了用稀土做的汽灯纱罩,翌年获得推广,从此诞生了稀土工业。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发现:稀土用于石油工业可提高原油处理量和汽油产出率;铸铁中加入稀土可改善铸铁的性能;炼钢过程中,因稀土与氧、硫的亲和力大,稀土可脱硫、脱氧,净化钢液,提高钢的机械加工性能。从此,石油和冶金成为大量应用稀土的两大传统行业。 近些年来,随着光纤的发明、光通讯装置的应用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使稀土应用范围继续扩大。此外,加入稀土的催化净化器可以降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以及氧化氮的含量。用于汽车的还有含稀土的防紫外线玻璃、精密陶瓷、发动机缸盖和电动车用的镍氢电池、钕铁硼永磁电机等,使得汽车成为与稀土具有高关联度的行业。 进入21世纪,各种电子信息产品推陈出新,液晶彩电、等离子彩电、智能移动电话、数码相机、掌上电脑,这些令人目不暇给的数字化产品都应用了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陶瓷材料、贮氢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等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上升为稀土应用的第一大产业。 当发达国家将稀土视为战略资源的时候,这种物资在中国却被视为换取外汇的普通商品。中国稀土占据着多项世界第一: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第一,特别是在军事领域有重要意义且相对短缺的中重稀土类;生产规模第一,2005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世界的96%;出口量世界第一,产量的60%用于出口,出口量占国际贸易的63%以上,而且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大量供应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 以制造业和电子工业起家的日本、韩国自身资源短缺,对稀土的依赖不言而喻。中国出口量的近70%都去了这两个国家。至于稀土储量世界第二的美国,早早便封存了国内最大的稀土矿,钼的生产也已停止,转而每年从中国大量进口。西欧国家储量本就不多,也是中国稀土的重要用户。 然而,奇怪的是这么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出口,中国并没有获益多少。据统计,1990年至2005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增长近10倍,但价格却下降了50%。虽然从1998年开始,国家启动稀土产品出口配额制度,但低价出口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扭转。在全球高科技原材料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稀土出口价格甚至不升反跌。据统计,1990年我国出口中、低档稀土产品6100吨,平均每吨价格为1.36万美元;2009年,我国共出口稀土冶炼分离产品3.61万吨,比上年增长约16.67%,出口金额3.1亿美元,每吨平均价格仅约8959美元。业内人士痛心地说,稀土居然卖出了“稀泥”价。 财政部昨日发布消息称,自明年1月1日起,我国进出口关税税目、税率将进行部分调整,个别稀土产品的出口关税将有所提高。财政部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日将公布提高关税的稀土产品类型及新税率标准,金属钕等产品在关税提高之列。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开采成本低、单靠卖原料即可获得利润,我国稀土行业一直存在过度开采问题,出口关税的提高将降低稀土出口增幅,有利于行业发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