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为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我公司每年向员工发放防暑降温费,今年我公司的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我公司所在地税务机关规定的防暑降温费标准为每人每月120元。请问超过标准发放的防暑降温费在会计上如何核算,税务上如何处理,能否税前扣除?另外,我公司为生产企业,高温期间为生产一线员工提供了特制工作服、防暑药品等劳动保护用品,请问这些劳保用品支出应如何税务处理?
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对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企业为职工发放的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包含存企业职工福利费中。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根据上述规定,防暑降温费属于职工福利费的范围,企业发生的防暑降温费只要是合理的支出,即使超过当地有关部门规定的发放标准,也可在职工福利费范围内据实列支,能否税前扣除,要看企业的职工福利费支出是否在工资,薪金总额14%范围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劳动保护支出是指确因工作需要为雇员配备或提供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用品等所发生的支出。根据《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劳部发[1995]309号)、《国家劳动总局关于清凉饮料问题的复函》(劳总护字[1980]65号)规定,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包括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防暑降温费,属于生产性的福利待遇。因此,你公司高温期间为生产一线的员工提供的特制工作服、防暑药品等劳动保护用品,属于劳动保护支出,可在税前扣除。
财务处理上,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防暑降温费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明确规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垒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具体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职工福利费、各类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未参加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退休金和医疗费用以及辞退福利、带薪休假等其他与薪酬相关的支出。根据上述规定,企业职工福利费应在“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下进行核算。
江苏浙江湖南最高(2010年7月7日法制晚报)
各地公布的高温津贴标准,共分按月补贴和按高温工作日补贴两种方式。执行月补的8个省份可以按照金额分为四档,江苏、浙江和湖南最高,补贴为160元,是第一档。北京、山东等地属于第三档。
高温津贴•条件 重庆最严格比各地高2℃ 本报记者统计发现,在14个省份中,除了火炉城市重庆外,各省份发放高温津贴的条件几乎一样,均是露天35℃、室内33℃,只有火炉城市重庆的高温津贴条件要求最为严格,最低温度为37℃。 14个省份的高温津贴发放办法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照特定的月份发放,如北京每年的发放时间为6月至8月,这种方式有8个省份采用。另外6个省份执行的是按日补。
高温津贴•金额 苏浙湘领头京鲁等居第三档 在执行月补的省份中,津贴金额可分4档,江苏、浙江和湖南最高,高温作业人员每月津贴160元。 在8个省份中,北京、山东、江西这三个省份并列第五,室外和高温作业人员津贴都是不低于120元。天津的防暑降温费每月83.8元,是8个省份中最低的。 在执行日补的省份中,重庆的金额最高,40℃以上高温工作人员每月最多可领20元/天的津贴。 陕西高温作业工人每天的津贴仅为2元,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更少,为1元/日。如果按照每月21个工作日计算,这也是14个省份中最低的标准,有评论指出,在城市里,2元钱也就能买一块雪糕。
高温津贴•时间 粤闽渝三地发放时间最长 统计显示,广东、重庆和福建发放津贴的时间最长,为5个月。上海、浙江和山东的发放时间为4个月。 北京、江西等5省份发高温津贴的时间为3个月,完全按照夏季时间进行补助。
专家解析 标准各省份自己定监管缺细则 专家表示,全国没有统一的高温津贴标准,各省份基本上是根据各地的自身情况来制定高温津贴标准的,经济发达的省份可能补助就稍微高点。 各地发放的时间不同是根据当地气候决定的,比如广州,他们的夏季时间持续较长,所以他们发放时间较长,北方一些城市夏季高温时间较短,其发放的时间也较短。 专家还表示,目前执行的是1960年版本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此外2007年国家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但这些都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细则支持,在执行和监管上存在难度。 国家应严格查处高温违规施工和拒不发放高温津贴的行为。
月补省份排行榜 江苏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6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30元发放时间:6月-9月共4个月 浙江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60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3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10元发放时间:6月-9月共4个月 湖南高温作业工人每月160元发放时间:7月-9月共3个月 广东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00元发放时间:6月-10月共5个月 北京室外工作者每月不低于120元,室内工作者每月不低于90元发放时间:6月至8月共3个月 山东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80元发放时间:6月-9月共4个月 江西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补贴120元,其他人员每人每月80元发放时间:7月-9月共3个月 天津每人每月83.8元发放时间:6月-9月共4个月
日补省份排行榜 重庆日最高气温37℃-40℃的天气,每人每天按5元至10元标准发放,40℃以上每人每天10元至20元发放时间:5月-9月共5个月 上海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每人每天不低于10元 发放时间:6月-9月共4个月 河南每人每个工作日10元发放时间: 6月至8月 共3个月 湖北每人每天8元 发放时间: 7月-9月共3个月 福建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天按5-8元标准发放发放时间:5月-9月共5个月 陕西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天2.00元;其他工人(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每人每天1.20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每人每天1.00元 发放时间: 7月-9月15日共2.5个月
备注:数据来自媒体公开报道,按照最高标准排列,请参照当地最新规定。
相关链接 根据1960年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公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高温津贴仅适用于“工业、交通运输业及基本建设工地的高温作业和炎热季节的露天作业”以及“田间作业”,没有提及第三产业。 高温补贴是否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缴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