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 | | |
| | | | | | |
| | | |
留言咨询
|
人才招聘
|
 
业务范围  
  •  
  • 资产评估
  •  
  • 税收筹划
  •  
  • 代理记帐
  •  
  • 专业培训
  •  
  • 纳税审查
  •  
  • 税务代理
  •  
  • 税务顾问
  •  
  • 股权转让评估
  •  
  • 审计
  •  
  • 验资
  • 相关证照
    安瑞的营业执照(三…
    安瑞事务所信用等…
    安瑞的行政登记证书
    我们的客户
    房地产行业客户
    验资客户
    资产评估客户
    报表审计客户
    涉税签证、税务顾问客户
    代理记帐客户
    财税关键字  
    审计 财税 会计 验资 增资 资产评估 审计报告 鉴证报告 代理记账 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土地增值税 汇算清缴 税前扣除 营业税 土地使用税 资产评估
    关键字:
    搜索类型:
     
    首页 -> 地方法规  
      陕地税发[2010]37号陕西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规范化建设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4/12/31    来源:   阅读次数:412
     
    陕西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规范化建设的意见

    陕地税发[2010]37号                     2010-3-24

    各设区市、杨凌地方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各直属机构:
      税收征管规范化建设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税收征管信息化工作的需要。随着以依托网络、数据共享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规范化建设工作成为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强化税收征管,规范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税收执法行为,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全面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进程,现就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规范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构建和完善科学的征管规范化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税收征管工作水平
      规范高效的征管工作运行机制,是提升税收征管工作质量和效能的重要保证。各级地税机关要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税源特征和自身的管理优势,积极构建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激励在内的科学的、完整的税收征管规范化管理机制,强化税收征管工作的整体性和协作性。要按照“信息管税”的思路,形成立体化的税源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纵向互动机制。从省局到市局、县(区)局、分局(所)到税收管理员,各级都履行相应税源管理职责并相互协调。二是建立横向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各部门在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工作中的职责和协作制度,建立税源基础管理、监控管理和执行管理协调运行机制。三是建立健全与外部沟通合作的协作机制。充分利用第三方信息强化税源监控管理,推动税源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建立健全对税源实施统筹管理的综合管理机制,完善纵横结合、内外协作的立体化运行机制,形成税源管理合力,提高税源管理水平。

      二、优化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建立和完善税收征管工作规范体系
      (一)优化税收征管工作规程,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省局要在秦税工程一期征管业务规程的基础上,组织各市业务骨干对现有征管业务系统的业务规程进行大范围的修正,全面梳理税务登记管理、涉税认定核定证明管理、申报征收管理、发票管理、文书管理、税收计会统管理、法制管理、执行管理业务流程,以及查询分析等应用系统业务流程,对基层反映的所有具体问题进行认真整理、归类,提出解决方案,能够通过系统维护调整解决的要及时加以解决,不能解决的,力争在二期建设中加以彻底解决。税收征管工作规程的修定要以税收征管工作需求为基础,按照“信息管税”的工作思路,对每个征管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规范、操作程序、违法责任进行明确的界定。在税收征管工作规程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征管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做到流程清晰、环环相扣、项项对应、职责明确,力争形成环节清楚、职责明晰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使每个岗位的征管工作人员都能够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应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干不好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二)规范税收征管中的纳税服务工作,提高办税质量和效率。各级地税机关特别是基层税源管理部门要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理念,着眼于最大限度地减轻纳税人负担、最大限度地提高办税效率,积极开展各项征管工作。一要公开办税程序。公开办税程序,即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又可促进办税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要在办税服务厅和税务网站以各种形式公布各类日常征管业务的办事程序,并长期保持稳定,如需调整,及时更新,使纳税人知道应该提供什么资料,办理事项的步骤,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二要简化征管审批程序。进一步压缩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审批责任。凡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没有明确规定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对有明文规定的审批事项,能从事前审批转向备案审查的,尽量进行备案审查,需要进行事前审批的要尽量缩减审批的环节和流经的审核岗位。三要简化办税程序。规范纳税人申请、申报文书和报送资料,各项申请、申报文书力求简明扼要,冗余项目一律要进行清理,纳税人报送的资料中,凡在税务登记环节和纳税鉴定环节已规定采集的信息,一律不得进行重复报送。对一些不切合实际,繁琐的手续和程序,该调整的调整、该取消的取消,尽量避免因税务机关管理方式的繁琐给纳税人带来的不便,不断提高办税质量和效率。

      (三)规范税收管理员职责和工作规程,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一是修订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在管理员制度中充分体现“信息管税”的工作思路,实现税收管理员工作分类化、程序化、简便化,在解决征管工作薄弱环节上做文章,在挖掘管理员工作潜力上下功夫。二是要进一步规范税收管理员工作职责、标准和工作流程。将管理员的主要职责定位在催报催缴、管户巡查、纳税评估、纳税辅导、信息采集和管户巡查上。要充分发挥每一个税收管理员的潜力,将其优化组合,安排到最适合其特征的管理工作环节和管理工作岗位。人均管户数量多的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地区要积极探索按管理员工作环节实行专业化分工管理的模式,在划片分户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管户特点、工作难易程度将税源管理工作进行分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普通管理员的工作尽量定位在具体事务性工作上,将专业纳税评估、难点政策辅导等业务要求高的工作尽量由专业的税收管理员来承担。三是要试行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积极指导西安市局试点开发上线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闯出一条提高税收管理员办事效率、减轻管理员工作负担的新路子,并适时在全省推广,推动全省税收管理员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着眼具体的工作事项,建立科学的操作规范。征管具体工作事项质量效率的高低决定税收征管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各级地税机关要按照“流程最简、路径最短”的扁平化管理思路确定具体征管工作事项的操作规范,特别是要注重由纳税人发起的依申请事项,更要力求简便、快捷、易行。
      一是要规范税务登记管理。实现网络、办税服务厅多渠道申请办理税务登记,国地税实施完全意义上的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证,稳步推进与工商、质检、公安、民政、编办、财政、海关、金融、保险、土地、房产、建设等部门的登记信息和税源信息共享,采集录入利用第三方信息,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
      二是要规范税务认定管理。加大认定环节信息采集面和采集力度,充分利用第三方信息审核认定事项,提高基础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升税务认定工作质量。
      三是要规范申报征收管理。积极推进多元化申报征收工作,以推广网上报税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为重点,全面推进企业申报征收方式的多元化,以实施简易申报、简并征期和财税库银批量扣税为重点,推进个体工商户申报征收方式的多元化,拓展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渠道,提高征纳双方的办税效率,降低征纳双方的办税成本。
      四是要规范发票管理。紧扣发票管理改革工作的中心任务,完善发票管理制度,按照“简票种、低成本、易识别”的原则科学简化票种,增强发票防伪性能,积极推广应用网络在线开票,建立多渠道发票真伪查询系统,严厉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发挥以票控税作用。

      三、建立和完善税收征管决策分析管理工作规范,进一步深化税源管理。
      各级地税机关要进一步规范对征管业务操作系统所采集、获取的各项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利用,广泛开展税收分析、税源分析工作,寻找各项征收管理制度、办法中存在的不足和日常征管工作的薄弱环节,不断进行调整和整改,在“利用信息化收好税”的基础上,实现“利用信息化管好税”。
      (一)建立规范的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要结合税收管理员工作实际,依托信息化手段,借助现行征管系统,建立一个融任务管理、信息查询、税源监控和绩效考核于一体的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将其打造成为税收管理员的“作业平台”、税源监督评估的“监控平台”、为纳税人办事的“服务平台”。

      (二)建立规范的专业纳税评估工作平台。要按照相关要求探索建立专业纳税评估的工作规程,并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重点税源企业、重点行业、主要税种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分析和判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处理,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

      (三)建立规范的征管状况监控分析体系。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以征管业务流程为导向,以税源管理的关键点为重点,建立风险指标预警体系,对征管基础状况及其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分析和监控,进而开展税源分析工作。

      (四)建立规范的税收数据综合分析体系。对税收与经济的宏观层面进行监控与分析,积极开展税收数据综合分析、税收规划与预测、重点税源监控分析、税收综合查询统计、税负分析、税收预警分析、税源监控与聚类分析、数据质量监控等各项工作,指导税收征管工作有序开展。

      (五)建立规范的税(费)种分析监控体系。实现对地方各税(费)源状况的分析监控,对分税(费)种、分行业、分缴纳人类型实施税负、税费收入结构及趋势变化等状况的宏观监控分析,对具体缴纳人实施应缴纳税(费)量与实际缴纳情况对比的微观监控分析。

      四、建立和完善征管质量和效能的考核评价和监督体系,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规范
      各级地税机关要建立规范的征管质量和效能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考核评价指标系统,指标设置要系统、完整、全面、客观,覆盖征管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税务登记、认定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和发票管理等。各个考核评价指标要设置在各征管环节的关键点上,指标之间要互相补充,避免重复,确保整个指标体系的精简有效。考核评价工作要总揽全局,考虑各单位、部门间的独立性与关联性,重点突出,简便易行,尽可能具体化和量化,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使每个人的日常工作表现都要与工作目标、岗位责任相联系,无论工作好坏都要有明确的责任人。要逐步实现征管质量和效能的计算机自动考核评价,提高征管质量考核评价工作的效率和客观公正性。要建立考核评价的激励惩戒制度,把考核评价的结果与部门、税务干部的目标考核、公务员评优、物质奖励挂钩,加大利益关联度,切实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弊端。

      要加强执法检查、执法监察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通过必要的制度安排,在注重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和下级对上级的反向监督的同时,更加注重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规范执法的监督,实行“阳光办税”给纳税人更多的知情权、话语权和参与权。要依靠社会监督体系,加大社会各界群众评议份量,积极发挥外部行风监督员的作用,内外并举,对税务机关规范执法进行全方位监督。要明确执法责任,制定严明公正的过错追究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到“谁的权力谁行使,谁的职责谁履行,谁的责任谁承担,谁出问题追究谁,谁有成绩奖励谁”。

      五、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征管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水平
      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是一切税收征管工作的基本保证。实现征管工作规范化和信息化,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征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各级地税机关要狠抓征管工作人员的综合教育工作,引导税务干部牢固树立职业道德观和法纪观,增强职业纪律性和职业责任感,牢固树立岗位奉献意识,增强征管工作人员对税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进一步加强征管工作人员岗位业务和岗位技能的培训和学习,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和技能竞赛活动,不断激发全体人员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全面提升征管工作人员的岗位工作技能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加强正常岗位教育培训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法律、经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并将他们安排到工作要求高的岗位上,积极开展征管工作创新,推动征管工作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征管质量和水平。

    相关文章:

    · 沪苏浙皖甬税务局签订协议,推动长三角一体化16项税务措施落地 2020-10-30
    · 杭州市级机关工作人员差旅费报销有变化 2020-10-30
    · 江苏全面启动服务贸易付汇税务备案联合电子化 2020-10-30
    · 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2020年8月热点问题 2020-10-30
    · 深圳市税务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申报操作指引》 2020-10-30
    · 安徽税务发布12366咨询热点问题解答(2020年5月) 2020-06-28
    · 国家税务总局黑龙江省税务局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线访谈(四) 2020-06-28
    · 上海税务发布疫情防控税收优惠问答 2020-06-28
    · 杭州市级机关工作人员差旅费报销有变化 2020-06-28
    · 山东省电子税务局常见问题汇总(2020年6月) 2020-06-28
     Power By YNWIN.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络声明   /   服务条款   /   管理登陆  
     2025 - 2028 Copy Rights   滇ICP备09009492号-3
    昆明安瑞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地址:昆明市虹山东路版筑翠园1栋           邮编:650031
    联系电话:0871-65328170
    手机:13078703171 、13099437177
    客服QQ:2682435308 、1291781610
      QQ邮箱:2682435308@qq.com
    备案许可证: 滇ICP备09009492号-3    版权所有 2018-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