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国税局通过税警联合办案,成功查处一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000多万元的大案。此案中共有17家企业有虚开发票行为,目前已有11人被公安采取强制措施,其中一人被刑事拘留,此案再次给企业违法使用发票敲响了“警钟”。
畸形的外贸出口单价
早在去年年底,柯桥区国税稽查局发现,辖区内一家名为“航存”的生产性外贸公司,所有产品均为出口到海外,但报关产品数量、重量和购入原料不匹配,出口产品价格偏高。针对上述疑点,柯桥区国税稽查局对该企业立案进行了突击检查。
突击检查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但是企业对税务部门提出的疑点又无法自圆其说。同时,检查人员发现,该企业实际负责人倪某的女儿小倪与该公司有大量的资金进出。根据这一细节,税务人员认为该公司存在虚开增值税发票嫌疑。
在随后检查中,稽查人员在倪某女儿所持有两张银行卡的明细对账单上发现,两张卡上不时有汇款进来,且这些汇款单位人员都与航存公司有一定的往来关系。这些汇款与航存公司收到的进项发票开票时间与支付“货款”时间相近,数额也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大部分是航存公司支付款的93%左右。
在确定资金回流的渠道以及手续费等线索后,稽查人员又初步掌握了10多户企业虚开发票给航存公司的证据。随后,柯桥区国税局将这一情况与柯桥区公安局进行沟通,公安经侦部门也及时介入办案。
只为降低价格成本
公安经侦部门介入调查后,税务稽查人员又对倪某及其女儿进行了询问,同时还对另外四家相关企业进行了调查。在询问中,倪某开始还狡辩自己并没有虚开发票的行为,但是面对稽查人员出具的资金来往证据,倪某和盘交代了自己的虚开行为。
原来,倪某公司在实际业务往来中,如果要求合作方开具增值税发票,价格成本就会增加。于是,他想到了交易时不要发票,然后再低价要求第三方为自己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出口退税。
在突破倪某的同时,其他几家企业的业主面对稽查人员出具的证据无法自圆其说,也都承认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事实。
18家企业卷入其中
事后,稽查人员调查发现,航存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窗帘窗纱出口,主要出口地为迪拜。而该公司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主要来自柯桥周边的几家印染、纺织企业,但之间并没有发生过实际的货物交易行为。
针对这一现象,稽查人员后查实共有17家企业虚开发票给航存公司,其中涉及发票170份,金额1787万元,税额304万元。其间,上述发票航存公司已入账并认证抵扣,并申请出口退税。
目前,倪某已被柯桥区公安局刑事拘留,该案另有10人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