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 | | |
| | | | | | |
| | | |
留言咨询
|
人才招聘
|
 
业务范围  
  •  
  • 资产评估
  •  
  • 税收筹划
  •  
  • 代理记帐
  •  
  • 专业培训
  •  
  • 纳税审查
  •  
  • 税务代理
  •  
  • 税务顾问
  •  
  • 股权转让评估
  •  
  • 审计
  •  
  • 验资
  • 相关证照
    安瑞的营业执照(三…
    安瑞事务所信用等…
    安瑞的行政登记证书
    我们的客户
    房地产行业客户
    验资客户
    资产评估客户
    报表审计客户
    涉税签证、税务顾问客户
    代理记帐客户
    财税关键字  
    审计 财税 会计 验资 增资 资产评估 审计报告 鉴证报告 代理记账 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土地增值税 汇算清缴 税前扣除 营业税 土地使用税 资产评估
    关键字:
    搜索类型:
     
    首页 -> 地方法规  
      青政办发[2015]19号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5/10/10    来源:   阅读次数:826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

    青政办发[2015]19号            2015-9-15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深入推进我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50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4]7号文件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加强市场监管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4]5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三证合一”、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重点,强化部门监管职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改进行政服务,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市场主体活力,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简政放权。根据我市实际,改革商事登记及相关领域行政审批制度,进一步放宽对商事主体的准入管制,努力激发商事主体发展活力。
      (二)宽进严管。降低准入门槛,促进就业创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创新行政管理模式,提高监管效能。
      (三)长效联动。厘清部门职责,通过实施分工监管、行业监管、协作监管,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对接,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和长效监管机制,严厉打击违法、失信行为,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严管格局。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1.下放商事登记权限。除法定必须由市级登记机关登记的企业外,其他企业由各区市登记机关登记。市场主体名称按照“谁登记、谁核准”的原则,由相应登记机关负责核准。鼓励市场主体名称与设立登记同步办理,逐步取消市场主体名称预先核准登记。鼓励区市登记机关依法对市场管理所下放或委托部分商事登记权限。(责任部门:市工商局)
      2.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商事主体以住宅(包括辅房、车库)从事电子商务、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和信息服务、网络技术、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开发、翻译服务、工业设计、股权投资等非生产加工型、非现场交易的行业,或者仅作为企业通讯联络功能使用的,允许其作为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商事主体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法规,遵守公序良俗。(责任部门:市工商局)

      3.推行企业登记“独任核准制”。探索试行市场主体登记“一审一核”与“独任核准”相结合的制度。除确需实行“一审一核”登记制度的情形外,一般登记采取“独任核准”的方法进行。(责任部门:市工商局)
      4.鼓励新兴业态入市。允许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使用未列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但能反映其行业特点的用语。对新兴经营业态经营范围的核定,涉及许可项目的,登记机关按照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许可证件核定的范围予以核准其经营范围;属一般经营项目的,名称中的行业表述和经营范围可按照国际通行的表述并根据申请人的申请直接予以核定。(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工商局)
      5.全面推行“先照后证”改革。除法律另有规定和国务院决定保留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外,其他事项一律不得作为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各级政府部门在各自法定职责范围内的管理活动、许可项目,不得设定为商事登记的前置审批;已经设置的,要求商事登记机关在登记前予以把关的事项一律予以取消。(责任部门:市编委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
      6.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除特别规定外,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实施的行政许可类优惠政策均适用于个体工商户。鼓励个体工商户成为公司制企业的股东、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责任部门: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工商局)
      7.推行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程序。鼓励未开业、且无债权债务的市场主体在完成清税手续后采用简易注销程序。个人独资企业办理注销登记可使用未开业或无债权债务情况说明进行清算;合伙企业不再办理清算人备案,无需提交公告材料,只需在全体合伙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中载明清算人,同时提交全体合伙人签署的未开业、且无债权债务情况说明,并承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责任部门:市工商局、市商务局)

      (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推行商事登记网络化服务。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规范,探索建设我市电子营业执照系统,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应用,为商事主体提供身份识别服务,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推行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实现商事登记管理信息化、便利化、规范化。实行“网上申请、双向快递”登记服务模式,允许通过邮政快递方式递送登记申请材料原件和营业执照。(责任部门:市电政信息办、市工商局)
      2.全面推行“三证合一”改革。从2015年10月1日起,全市实现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在营业执照上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再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为建立“三证合一”的工作机制提供必要的人员、场地、设施、资金保障。(责任部门: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各区市政府)
      3.支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支持具有区域特色经济的区市、经济功能区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及特色字号专有权保护,开发特色经济。支持黄岛区享有“西海岸”企业字号专有权,支持青岛高新区享有“红岛”“高新”企业字号专有权,支持崂山区享有“金家岭”企业字号专有权。支持经市级以上政府批准设立的特色经济功能区使用相应字号的专有权。(责任部门: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各区市政府)
      4.建设创业服务大数据网络平台。由工商部门牵头,依托工商登记数据及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数据,建设统一的政府与社会之间投资创业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提供创业者所关心的行业投资创业热度、行业进入退出比例、特定行业的大中小企业比例、行业分布等信息。实行“互联网 ”服务模式,由政府各职能部门录入扶持创业的相关政策信息,并面向全市创业者提供查询及咨询服务,引导创业意向选择,提升创业成功率。(责任部门:市电政信息办、市工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金融工作办、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有关单位)
      5.建立完善商事主体扶持机制。依法加大对新创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财税、金融等支持力度,帮助新创企业走好发展的“最先一公里”。扶持新兴业态企业和创客企业发展,贯彻落实支持创业发展的一系列财政优惠政策。各级政府要积极促进近年来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措施快速落地,打通小微企业优惠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责任部门:各区市政府、市财政局)

      (三)进一步明晰责任主体,建立权责一致的后续监管体系。
      1.科学界定责任主体。明确企业承担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承担行业管理责任,执法监管部门承担监管执法责任。各责任主体要切实承担和落实相关责任,依法履职,依规管理。(责任部门:市编委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卫生计生委、市环保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安全监管局、市质监局、市文广新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等有关单位,各区市政府)
      2.明确部门监管职责。各行政许可审批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有关决定,及时、全面掌握本部门“前置改后置”的许可审批事项,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负责”及“所有市场都要落实监管部门和监管责任”的原则,厘清部门职责,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不涉及审批及行业主管部门且不明确的经营事项,由登记注册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法定职责依法进行监管。(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卫生计生委、市环保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安全监管局、市质监局、市文广新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等有关单位,各区市政府)
      3.加快监管部门理念转变。各涉及“前置改后置”的行政许可审批部门及监管执法部门,要主动介入,切实做好本部门许可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对无法取得相关行政许可从事相关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相关行政许可审批部门及有关监管执法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坚决予以查处取缔。(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卫生计生委、市环保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安全监管局、市质监局、市文广新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等有关单位,各区市政府)
      4.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建立全市统一的工商登记信息互联互通平台,由工商部门将商事主体登记、备案等信息通过平台发送至相关审批、监管部门,各相关部门应及时做好信息对接,并进行有效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工商部门和各相关部门要分工合作,加强监管,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进行管理和查处;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不得对有关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进行推诿,确有正当理由的,应与移送部门沟通协调,并商定后续监管事宜,无法商定的,由案件、线索发现部门报请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指定管辖。发现市场主体有多种违法行为,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监管部门的,首先发现违法行为的部门应当告知所涉及的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接到通报后应及时组织查处或共同查处。对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依法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责任部门:市工商局、市编委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卫生计生委、市环保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安全监管局、市质监局、市文广新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等有关单位,各区市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涉及部门多、覆盖面广、政策性强。要建立检查和通报制度,落实改革问责机制,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指导,做好总结评估,推进相关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改革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建立健全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保障,统筹安排行政资源,协调解决改革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改革任务落实到位。
      (二)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落实问责制,加强对各部门落实监管职责的监督。各牵头部门要根据本意见提出的相关要求,制订实施方案,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涉及到的各项工作进行实时跟踪督查;对消极监管、推诿执法及其他不作为行为,各级监察机关或主管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法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具体办事人员的责任。
      (三)注重宣传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及时解答和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支持鼓励新闻媒体及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监督管理,广泛参与诚信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理解改革、关心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9月15日

    相关文章: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 青政办发[2015]19号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 2015-10-10
    · 税总函[2013]17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涉及税务登记问题的批复 2014-11-12
     Power By YNWIN.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络声明   /   服务条款   /   管理登陆  
     2025 - 2028 Copy Rights   滇ICP备09009492号-3
    昆明安瑞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地址:昆明市虹山东路版筑翠园1栋           邮编:650031
    联系电话:0871-65328170
    手机:13078703171 、13099437177
    客服QQ:2682435308 、1291781610
      QQ邮箱:2682435308@qq.com
    备案许可证: 滇ICP备09009492号-3    版权所有 2018-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