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避免税务管理中的盲人摸象和头疼医头 |
发布时间:2011/11/22 来源: 阅读次数:363 |
|
自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开展的大企业税务自查活动以来,大企业的税务情况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大企业存在什么样的税务风险?税务机关对大企业的税务管理趋势如何?如何完善大企业税务管理制度?3月27日,在中国会计视野网组织的大企业税务管理沙龙上,来自上海三十多家大企业的财务/税务负责人,在百丞税务咨询公司总经理朱自永的主持下,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 大有大的难处 大企业的特点就是规模大,业务复杂,在税务管理上存在典型的力量薄弱情况。朱自永以盲人摸象来比喻大企业税务人员对整体税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以大象钢丝跳舞来比喻大企业在税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 在分析大企业的税务问题时,朱自永引用国家税务总局的观点,认为大企业的税务问题通常不来自于做假账或者简单的账面差错,而更多地来源于相关治理层和管理层的纳税态度和观念不够正确,相关内部控制的缺失或不够健全,经营目标和经营环境异常压力等诸多方面。 在上述现实基础上,集团企业税务管理应该以风险管理为主要工作理念,风险管理就是过程管理,就是对企业经营流程管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管理已经远远落后业务发展的需要。 在思路正确的情况下,还需要有可行的措施。朱自永提出了三条看似平淡但有效的措施,即关注非正常业务、争取应该享受的优惠政策和遇到难题时多与税务机关、税务顾问沟通。 破解两难困境 对于税务机关来说,同样对大企业的监管也存在着执行难度较大的问题,现实难以回避的情况是税务人员力量薄弱,这可能也是大企业自查的一个出发点。 朱自永引用OECD组织对纳税人进行分为四类,分别为愿意纳税并能做到的纳税人,愿意纳税但经常出错的纳税人,不愿意纳税但在监管下纳税的纳税人,决定不依法纳税的纳税人。他把前两种列为风险导向,提出了纳税人自我管理为主的观点;后两者是利益导向,则需要税务机关的监管。 而在分析税务机关大企业税务管理发展趋势时,朱自永强调了管理环节前移、提高企业自我遵从度、个性化管理和重大税务风险放首位的原则,从中不难看出,税务机关已经从事后监管的阶段过渡到预防为主,防范结合的阶段。 相对于大企业和税务机关来说,税务机关应该鼓励一些规模较大企业自我管理,这样既能调动企业积极性,又能降低税务机关的征管成本,同时还能扩大监管面。 就大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在场的企业代表也竞相分享自己的观点,不时有精彩观点展现,极大拓展了思维。这场精彩的沙龙,中国会计视野网将全程视频加工成课件,作为以提升会计人能力为主的“会计进阶课程”的一部分,与广大会计人分享。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