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约727万人,为历年来最多,大学生就业难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做了不少努力。2011年国家首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税收优惠,今年,又进一步扩大了这一政策的适用范围和优惠力度。这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份厚重的毕业“大礼包”。 然而,当记者满怀希望地向大学生调查他们对这份“大礼包”的态度时,却意外发现,只有近四分之一的大学生知道这一政策。同时,以往年度的高校毕业生在自主创业过程中,享受到优惠的人也寥寥无几。 是什么原因影响了他们享受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 从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有大学生对享受不享受税收优惠抱“无所谓”态度等自身原因;另一方面,因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前置条件过于苛刻,手续过于繁琐,也增加了自主创业大学生享受优惠政策的难度。 比如,政策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的高校毕业生,必须“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但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因为觉得“毕业即失业有损颜面”,而不愿意去办理此证。 比如,政策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的高校毕业生,必须“从事个体经营”,而调查对象中绝大多数已经创业的高校毕业生,都不是从事个体经营,他们从心理上对“从事个体经营”有抵触情绪。 比如,因为要到学校和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程序繁复,材料繁多,手续繁琐,办证周期过长,让很多毕业生望而却步。 …… 如何让高校毕业生真正享受到好政策的实惠,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值得我们深思。 好政策,首先应该切合实际需求,接地气。如果以股票市场的概念划分的话,高校毕业生显然应该属于成长性好的潜力股。对这样的群体,相关部门在制定支持和促进其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时,是不是可以多考虑一下这一群体的特质,出台更有针对性,更切合其实际需求的优惠政策。
好政策,还应该人性化,让受用者便于掌握。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如何让他们尽快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型,这既需要有政府和学校的帮助,也需要政策的扶持,需要程序与内容都更加人性化的政策。如何简化高校毕业生享受创业优惠政策之前的办证程序,减少或取消前置条件,让所有想创业、能创业和已经在创业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够更方便、更便利也更随时地享受政策优惠,值得探讨。 好政策,还需要大力宣传,让受用者全面了解。让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就了解自主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消除其对于政策的认知缺失。在这方面,税务机关和有关部门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加大税收知识和相关管理要求的宣传力度,让学生们在创业就业之前,就对税收优惠政策和办事程序有充分的了解。 解决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难题,既关系每一位毕业生的个人前途,也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未来发展,需要政府和相关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好政策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