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企业所得税法法规学习导读──引言和目录 |
发布时间:2011/11/21 来源: 阅读次数:606 |
|
新企业所得税法法规学习导读 引言 新老政策衔接的原则,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9]55号文第三条规定:“对新税法实施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所得税有关管理性、程序性文件,凡不违背新税法规定原则,在沒有制定新的规定前,可以继续参照执行;对新税法实施以前财政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所得税有关的政策性文件,应以新税法以及新税法实施后发布的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什为准。”国家税务法规主要有基本法规(“税法”或“条例”和“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及其实施后补充的相关部门规章和法规范性文件组成。“税法”或“条例”涉及了有关税制构成的各要素,“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是对税方面展开制订的,同时对“税法”或“条例”做一定的解释,对于在“税法”或“条例”和“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中沒能说清或变化了的问题,国家就通过以后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税收执法机构在以后税务执行中发布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以明确。因此本学习资科主要依据新企业所得税基本法规及其实施以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所得税有关管理性、程序性文件,按纳税人、纳税义务范围、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税收优惠政策、源泉扣税、特别纳税调整、征收管理、政策含接、特定法规和行业法规等十二类内容整理而成,仅供参考,具体政策执行时,务必请依据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正式税法文本。由于本人选编本学习资料的是为了学习和宣传所得税法政策新规定,也因选编水平有限,收集的资料可能不够完整,在选编中难免有错,务请各位网友读者谅解。对本文编写中存在问题请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目 录 一、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一)纳税义务人……………………………………………………………………1、定义………………………………………………………………………2、类别………………………………………………………………………(二)扣缴义务人……………………………………………………………………1、非居民企业取得来源于中国境的所得缴纳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取得工程作业和劳务所得缴纳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3、非居民企业直接负有支付相关款项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二、纳税义务范围(一)居民企业纳税义务范围……………………………………………………(二)非居民企业纳税义务范围…………………………………………………三、所得税税率(一)基本税率 ……………………………………………………………………(二)优惠税率 ……………………………………………………………………1、减按10%的税率征收……………………………………………………2、减按15%的税率征收……………………………………………………3、减按20%的税率征收……………………………………………………(三)预征税率四、应纳税所得额(一)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 ……………………………………………………1、计算原则 …………………………………………………………………2、计算公式 …………………………………………………………………3、清算所得 …………………………………………………………………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确认 (二)收入的确认 ……………………………………………………………1、确认为收入的范围……………………………………………………… 2、关于不征税收入 ………………………………………………………… (三)税前扣除 ………………………………………………………………1、准予扣除规定…………………………………………………………… 2、不得扣除规定…………………………………………………………… (四)资产的税务处理………………………………………………………1、各类资产的计税基础……………………………………………………2、各类资产的税务处理……………………………………………………3、资产转让的税务处理……………………………………………………4、亏损的税务处理…………………………………………………………五、应纳税额(一)计算公式………………………………………………………………(二)已缴纳税额的抵免……………………………………………………1、境外已缴税额的抵免…………………………………………………… 2、间接抵免………………………………………………………………… 六、税收优惠政策(一)列为免税收入…………………………………………………………1、列为免税收入的基本法规……………………………………………… 2、不视同销售确认收入的企业内部处置资产 ………………………… 3、财政补贴收入、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二)减、免企业所得税……………………………………………………1、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2、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3、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4、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5、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 ………………………………………… 6、失业人员再就业可扣减所得税………………………………………… 7、两岸海上直航可免企业所得税的有关政策…………………………… 8、支持地震灾后重建有关税收政策………………………………………(三)享受优惠税率…………………………………………………………1、微利企业………………………………………………………………… 2、高新技术企业…………………………………………………………… (四)民族自治地方税优惠…………………………………………………(五)加计扣除……………………………………………………………… 1、研究开发费用…………………………………………………………… 2、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六)创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 (七)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 (八)减计收入………………………………………………………………1、综合利用资源收入……………………………………………………… (九)专用设备投资额的税额抵免…………………………………………1、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税额抵免………………………………………… 2、节水、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的税额抵免…………………………………(十)专项优惠政策…………………………………………………………1、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2、投资基金发展优惠政策………………………………………………… 3、动漫产品和企业………………………………………………………… 4、清洁基金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简称CDM项目)…………………… 5、进一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企业发展……………………… (十一)优惠政策的管理……………………………………………………1、制定政策的权限…………………………………………………………2、减免税管理规定…………………………………………………………七、源泉扣缴(一)对非居民企业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转让财产所得及其他所得的源泉扣缴1、扣缴范围和扣缴义务人…………………………………………………2、税源管理…………………………………………………………………3、征收管理…………………………………………………………………(二)对取得工程作业和劳务所得的源泉扣缴……………………………(三)追缴纳税人未依法缴纳的规定………………………………………八、特别纳税调整(一)特别纳税调整事项管理………………………………………………1、转让定价特别纳税调整…………………………………………………2、成本分摊协议特别纳税调整……………………………………………3、预约定价按排特别纳税调整……………………………………………4、受控外国企业的特别纳税调整…………………………………………5、资本弱化特别纳税调整…………………………………………………6、反避税特别纳税调整……………………………………………………(二)法律责任 ……………………………………………………………1、行政处罚规定……………………………………………………………2、行政处理规定……………………………………………………………九、征收管理(一)纳税地点………………………………………………………………1、居民企业的纳税地点……………………………………………………2、非居民企业的纳税地点…………………………………………………(二)纳税申报……………………………………………………………… 1、纳税年度…………………………………………………………………2、纳税申报方式……………………………………………………………3、纳税申报表的填制………………………………………………………4、税款计算单位……………………………………………………………(三)新增企业的所得税征收管理…………………………………………1、征管范围的规定…………………………………………………………2、对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十、政策衔接(一)新老政策衔接…………………………………………………………1、老政策适用原则…………………………………………………………2、若干税务事项衔接………………………………………………………(二)过渡优惠政策…………………………………………………………1、享受低税率优惠的企业……………………………………………… 2、实行减半征税的企业………………………………………………… 3、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4、关于其他有关行业、企业…………………………………………… 5、外国投资者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利润 ……………………………6、停止执行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优惠政策 ……………… (三)其他政策衔接 ……………………………………………………1、税收协定优先原则 …………………………………………………2、适用港、澳、台企业的政策 ………………………………………3、生效日期 ……………………………………………………………十一、特定事项法规(一)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1、本办法适用范围………………………………………………………2、收入的税务处理………………………………………………………3、成本、费用扣除的税务处理…………………………………………4、计税成本的核算………………………………………………………5、特定事项的税务处理…………………………………………………(二)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三)母子公司之间业务往来的税务处理………………………………(四)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规定…………………………(五)试行服务贸易对外支付税务备案制度有关税收征管规定………1、关于服务贸易对外支付税收征管有关问题…………………………2、关于服务贸易对外支付税收征管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六)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七)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规定……………(八)关于执行税收协定股息条款有关问题的规定……………………………(九)关于淮备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规定…………………1、关于证卷行业淮备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2、关于保险公司淮备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3、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淮备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十)关于货物运输业企业所得税若干税收问题的规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