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新三板的相继开通,让急需融资的企业感到上市梦想不再遥远。尽管如此,全国上市失败的企业依然不胜枚举。山东省国税局调研部分上市公司的经验和教训后发现,确保纳税清白是企业成功上市的关键。 足额申报纳税避免临时“抱佛脚” 与一般公司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特点是公司的重大信息,特别是财务信息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公布。按照我国主板及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规定,公司上市前后的盈利是要连续计算的;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且能够持续盈利是企业发行上市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实践中,纳税记录是证明企业持续盈利的重要依据,一些拟上市企业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直到快要上市了,才临时“抱佛脚”。 记者了解到,一些原来没有上市计划的企业后来又想上市,才发现会计报表“很难看”——持续盈利状况不好。如果企业等不及,想尽早上市,就需要把报告期内隐瞒的利润反映出来。这样,调增利润必然涉及补税,而补税则可能被认定为企业存在偷漏税和会计核算薄弱等问题,处理不好将成为上市的实质性障碍。在已经上市的公司中,不少企业都曾经在上市前补缴巨额税款。比如,天润曲轴有限公司上市前补缴了巨额增值税,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补缴了巨额所得税。 这种上市前的补救措施风险不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申科滑动轴承有限公司等不少企业,都曾经在上市后不久被媒体曝光曾经“补税造假”,给企业声誉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可见,老老实实照章纳税,用良好的纳税记录展示持续的盈利能力,才是企业应该走的正道。”山东省国税局纳税服务处处长李刚昌说。 有关专家表示,衡量企业的盈利质量,营业收入是个关键指标。因为营业收入是利润表的重要科目,反映了公司创造利润和现金流量的能力。在主板及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规定的发行条件中,均有营业收入的指标要求。在具体工作中,一般要看企业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对关联方是否存在重大依赖,盈利是否主要依赖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客户和供应商的集中度如何,是否对重大客户和供应商存在重大依赖性等。 2014年6月,成立于2003年7月的山东龙大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该公司负责人宫明杰表示,他们公司成功上市的首要秘诀就是实现了持续盈利。2012年,他们实现净利润10669.45万元,2013年实现净利润11681.46万,2014年度实现净利润10236.18万元。记者从其主管税务机关了解到,该公司近3年分别纳税1371.39万元、1380.49万元和1646.85万元,3年合计纳税4398.73万元,盈利情况良好。 普华永道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高岗介绍说,证监会对申请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要求很严格,若公司盈利主要依赖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收益,说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性差,不会让其上市。山东龙大肉食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生猪和生肉制品享受农产品增值税抵扣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全额抵扣;所得税方面也同时享受农产品初加工减免应税所得的优惠。 据统计,山东省上市公司绝大部分为当地的重点税源企业和纳税信用A级企业。除了山东龙大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兖矿煤业有限公司和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等很多企业都是依法纳税的企业典范。“正因为这些企业的纳税记录良好,其上市进程相对都比较顺利一些。”李刚昌说。 规范内部管理杜绝税务“糊涂账” 一些企业上市前补税,不仅说明其持续盈利状况不好,而且说明企业存在更为严重的问题——日常管理不规范,特别是财务和税务管理不规范。 事实上,税务问题是企业上市过程中被重点关注的问题。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主板和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均规定:发行人依法纳税,各项税收优惠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发行人的经营成果对税收优惠不存在重大依赖;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企业执行的税种和税率应合法、合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