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 | | |
| | | | | | |
| | | |
留言咨询
|
人才招聘
|
 
业务范围  
  •  
  • 资产评估
  •  
  • 税收筹划
  •  
  • 代理记帐
  •  
  • 专业培训
  •  
  • 纳税审查
  •  
  • 税务代理
  •  
  • 税务顾问
  •  
  • 股权转让评估
  •  
  • 审计
  •  
  • 验资
  • 相关证照
    安瑞的营业执照(三…
    安瑞事务所信用等…
    安瑞的行政登记证书
    我们的客户
    房地产行业客户
    验资客户
    资产评估客户
    报表审计客户
    涉税签证、税务顾问客户
    代理记帐客户
    财税关键字  
    审计 财税 会计 验资 增资 资产评估 审计报告 鉴证报告 代理记账 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土地增值税 汇算清缴 税前扣除 营业税 土地使用税 资产评估
    关键字:
    搜索类型:
     
    首页 -> 法规解读  
      财税[2008]111号:出口退税率回调对当前国内纺织行业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1/11/5    来源:   阅读次数:516
     
       背景:自2006年开始,为了抑制我国贸易顺差过快增长,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国家多次降低或取消部分出口商品退税率,积极发挥税收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纺织品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成为了所要调整的主要对象。2006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财税[2006]139号规定,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为11%。可是,政策调整不久,宏观经济形势生变,受国家从紧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波动、原材料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纺织出口持续下降,企业赢利进一步压缩,国内纺织行业走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特别是中小型企业面临着亏损乃至破产,他们期盼着国家政策的回暖与接踵而至……。   一、出口退税率回调何缘锁定国内纺织行业   2008年7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纺织品服装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11号)出台,从8月1日起,纺织及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可以看到,本次以纺织品为代表的出口退税率回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密集型、出口依存度较高行业的生存压力。那么,国家最终为什么要锁定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回调?究竟是什么原因?以下通过综合分析来寻找答案。   (一)国际贸易需求减少加速了国内纺织出口行情下滑   一是国外客商在国内采购量日益减少,市场供求关系出现差异。纺织行业一直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龙头支柱,其出口量以及增长幅度长期位列前三。自今年来,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出现萎缩,以美国、日本及香港三大传统市场为主要贸易伙伴的企业,国外订单量明显低于往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数量增长幅度仅为5.21%,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5.53个百分点。那么,国内纺织行业的规模持续高长与全球需求下滑的供求矛盾就显得日益突出。   二是我国纺织出口与周边国家相比优势已渐变劣势。由于国内物价调整和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纺织企业继续维持原状困难重重,所面临的是出口商品相应提价。而此时周边国家以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较低的优势,吸引着国外客商的“眼球”,采购方向逐步转向了东南亚国家。   三是欧美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出口带来了负面影响。近年来,在国际上国与国之间,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利用倾销与反倾销的政策手段,争夺经营市场的“拉锯战”从未间断。中国纺织以廉价低成本的优势打入国际市场,首先面临的就是要受到进口国同类商品的抵制与反冲击,在与进口国同类产品之间质量相当,竞争程度趋同的提前下,其价格高低直接影响国内纺织企业的利益与发展,其进口国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抑制了我国纺织出口的扩大。   (二)人民币升值直接削弱了国内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   外汇汇率变化的不稳定性也是导致我国纺织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升值,一单出口商品的美元价格从接单到结汇,中间汇率的汇兑损失大大影响到了企业了利益。为了规避汇兑风险,许多纺织企业以其它国家的货币进行结算,特别是欧元成为了出口结汇的“避风港”。但是,在今年4、5月,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也出现升值,幅度甚至超越对美元的汇率,原本依靠兑换欧元来进行调节美元升值的不利做法,如今也成为了“泡影”。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信息,4至10月初,每1美元兑换人民币由6.9920元升值到了6.8327元,每1欧元兑换人民币由11.0715元升值到了9.2634元。在汇率变化的多重压力之下,诸多纺织商品转为内销,在出口数量上出现萎缩现象。   (三)出口退税率下调加重了纺织企业的负担   为了抑制我国外贸顺差增长以及贸易摩擦的加剧,国家通过下调出口退税率等应对措施,使国内纺织出口“过火”得到的了控制。但是,纺织企业的生存空间也同样受到了压缩。通常情况下,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在10%以上时,企业毛利润率能维持在3%-4%左右,除去各种费用后的净利润率应当在1%左右。但是由于2006年的出口退税率调整对纺织业的冲击过大,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加成本1个百分点,企业出口利润已近盈亏临界点,纺织产品出口已无利可图。另外,出口退税率降低使得出口商品的征退税率之差变大,相对应纳税额增加,导致企业负担加重,也影响到了纺织出口的下滑。   介于以上原因,在此时国家有必要通过财税政策的适当调整,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缓解企业面临的出口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保持我国外贸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出口退税率回调对国内纺织出口的多方位影响   目前,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1%调至13%,回调2个百分点。可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那么,在当前多种因素并存的环境下,究竟这2个百分点对生存困境的纺织企业能否有起死回生的作用,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完全脱困,作为纺织企业还应当进行一番“冷对待”与“热思考”的全面分析。   (一)回调2个百分点纺织企业收益能见几成   国家政策是最具有对某项行业进行调控所直接看到效果的一种手段,例如:利用货币、税收、控制资源等等。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回调2个百分点,相当于将出口总额中2%的金额加到了企业的利润中去。从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及劳动力等各种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利润大幅下降或损失的压力。我们以山东德州市德棉集团有限公司为例,2008年该公司预计出口额达1亿美元,按退税率上调2个百分点后计算,后5个月出口额约4200万美元,比调整前增加退税549万元。应当讲,出口退税率回调所映射的效果是直接而迅速的,出口利润增厚将有效带动整个行业激发高效产能。不过,需要我们考虑的是,调整在短期内可能对纺织企业有一定的带动,但整体影响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与评估。因此,纺织企业的困难在短期内靠一两个政策,就能够得到很大的改观,这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式。从根本上说,长远的纺织行业发展还是要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档次以及技术含量去开发新的市场。   (二)回调2个百分点能否难销人民币升值负面影响   据中国第一纺织网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将下降2%-6%。自2005年7月至2008年8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8.2641升至6.80,幅动比达17.8%[(8.2641-6.8)/8.2641)].如果出口退税率提高2%后,那么,每出口1美元货物,只相当于人民币升值0.136元(1×6.8×2%),而今年1-8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就达到了0.50元。因此,有0.364元(0.5-0.136)汇率损失将是纺织企业面临的最大冲击。如果下半年继续保持这态势,退税率回调2%带来的利好将直接被人民币升值给吃掉。   (三)回调2个百分点纺织出口成本同样会水涨船高   出口退税率提高并不代表国内纺织出口的成本降低。一是劳动成本持续上升。由于纺织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建设相对集中,受物价上涨等因素作用,企业工资成本大幅上调。二是生产成本负担加重。纺织出口多数是建立在劳动力成本和价格优势之上的,利润率不高。由于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无形中将增加成本压力。   (四)回调2个百分点国外商客相应也见机压价   由于我国纺织行业缺乏品牌,附加值低,导致出口缺乏自主定价权。本次出口退税率回调,国外客商同样也会见机要求商品降价,受益者看似是纺织企业,但实际上却是国外的消费者,其中,回调的2个百分点中,一部分会被国外客商分摊,最终回调出口退税获取的利润并非全部实惠落入纺织企业囊中。   三、保持国内纺织行业对外贸易平稳发展的思考   在过去,纺织行业出现的生存困难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政策调整可以缓解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但是企业最终还是要把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当作关系企业存亡最重要的事情来抓,以适应当前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纺织品出口的附加值。   实践证明,调整出口退税率虽解一时之围,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才是纺织出口恢复景气的最终出路。因此,中国纺织行业不能长期靠提高出口退税率这种补血式的方法生存和发展,而需要依靠自我造血来增强竞争力。首先,企业要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向深加工业务扩展,向多品种、多功能转化。其次,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创建自主品牌,向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再次,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营销能力,在不断细分的纺织品市场中找准定位,走出过去出口竞争以低价竞销的恶性循环。   二是降低成本压力系数,提升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   首先,要加强内部管理,压缩非生产人员,避免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降低用工成本。其次,压缩各项费用开支,抓好企业节能减排,深入挖掘企业内部潜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再次,适当调整纺织出口报价。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与国内购货商、进口外商进行沟通,控制原材料与成品的成本,以便分散国内外市场的风险损失,以消化产品成本上升带来的损失。   三是提高汇率风险意识,学会分析国际金融市场动态。   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运用各种避险工具防范汇率风险的能力,密切关注人民币对汇率中间价的升值变化,将汇率因素提前做好预算,采取对外签约应尽量使用多种货币进行计价结算,一旦美元、欧元汇率发生较大变动,可选择适当的其他币种结算。在签订出口合同时,尽量选择汇率趋于上升的货币计价,而在签订进口合同时,尽量选汇率趋于下跌的货币进行计价。同时,改变合同与订单签订计划,采取缩小订购合同时限,分期短期多次签订合同的方式,建立长远的业务伙伴合作关系,以达到规避汇率风险的目的。   四是改变贸易方式,促进加工贸易升级转型。   通过延伸贸易链条,开展多种贸易方式并存的应对策略。其一避开美国等对中国出口商品反倾销强烈的国家,逐步向中东、非洲、欧洲市场延伸,特别是利润率较高的欧洲市场。其二开展直接贸易,克服过分依赖中间商的被动局面,立足本企业商品,直接同外商签订合同、报关出口;其三开展委托加工贸易,根据客户需求,将公司初加工产品向深加工成品出口,增加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其四开展来料加工贸易,压缩资金的周转,靠出口商品的数量与免税来赢得利润。   五是树立良好企业信用,扩大市场服务美誉度。   纺织企业以出口退税来实现赢利的目的,必须要加大改革步伐、狠练内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从各个环节尽快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六是利用好税收优惠,争取政府的扶持。   纺织企业面对困难和实际情况,要及时、准确地向当地政府反映汇报,借助地方其它税收及政策优惠,适当进行调节弥补,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完全过分于依赖政府政策的扶持来渡过难关,应通过自身的调节来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业升级抵制市场风险。   总之,一项国家政策的实施在短期内效果应当是明显的,但是,纺织企业应当随时具备适应形势变化的大度、超前意识的眼光、分析思考的能力、不断提升技术、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管理水平,以此化解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所带来的风险与影响。 

    相关文章: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扣数、会计口径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口径的研发费用的差异原因及合理性 2024-11-05
    ·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 2024-11-05
    · 购买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后,如何报销、如何入账? 2024-11-05
    · 个人借用企业名义开展业务,合法挂靠或违法虚开的边界何在? 2024-10-28
    · 软件产品即征即退风险应对实务要点 2024-10-28
    · 设备、器具折旧一次性税前扣除:会计折旧方法不当,税务处理跟着出错 2024-10-28
    · 案解企业“走出去”涉税问题 2024-08-21
    · 新《公司法》视角下发起人出资连带责任实务问答 2024-08-21
    · 仅有“低值高报”不必然等于骗税,实案解析骗取出口退税核心要件 2024-08-21
    · 投资的房产再转让,增值税到底如何交纳? 2024-04-25
     Power By YNWIN.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络声明   /   服务条款   /   管理登陆  
     2025 - 2028 Copy Rights   滇ICP备09009492号-3
    昆明安瑞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地址:昆明市虹山东路版筑翠园1栋           邮编:650031
    联系电话:0871-65328170
    手机:13078703171 、13099437177
    客服QQ:2682435308 、1291781610
      QQ邮箱:2682435308@qq.com
    备案许可证: 滇ICP备09009492号-3    版权所有 2018-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