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并税率
目前的增值税有4档税率:17%、13%、11%、6%,如果再加上零税率,有5档税率。多档税率有两个弊端:
一是对纳税人的投资选择和消费者的消费选择,都会产生扭曲,税收成为纳税人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与增值税中性的内在要求相悖。
二是低征高扣,可能导致纳税人不交税常态化。如果纳税人的进项税率是17%,销项税率是6%,在购进支出为100,进项税是17的情况下,销售收入高于283时,销项税才可能超过17,纳税人才可能缴纳增值税。增值幅度超过183%,几乎不可能。
因此,今后的增值税改革,应适当简并税率。1994年条例两档税率的设计,就比较科学,多数货物适用标准税率17%,个别货物适用低税率13%,同时对部分货物征收消费税。这种设计,通过标准税率体现增值税的中性,通过低税率满足照顾的需要,通过消费税体现调控的意图。1994年的思路可以成为今后设计税率的重要参考。
二、完善抵扣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增值额,构成增值额的因素,就是工资和利润。因此,除人工成本不得抵扣外,其他支出项目,理论上,都应该抵扣。但是目前有大量不得抵扣的项目,如利息支出等。应该抵扣不得抵扣的项目,相当于把纳税人的成本,变成增值额又征税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如果是由于收入的原因,限制抵扣,可以通过调整税率的方式。税率的高低,不影响税制的完善,该抵扣不让抵扣,影响税制的健全。税制设计,尽量用不影响税制科学合理的方式,解决有关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统一税制
目前的增值税,实际是两套税制,一是适用原增值税纳税人的2009年修订的增值税条例和实施细则,二是适用营改增纳税人的财税[2016]36号文件。一个税种,两套税制,一个行政法规,一个部门规章。这种状况,只能是改革过程中的权宜之计,不应常态化,应逐步统一成一套税制。
四、按成立法
增值税制度成熟之后,应完成增值税立法,由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增值税是我国的主体税种,增值立法,更有利于体现税收法定的原则。立法的前提,应该是税制的完善,在税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立法,反而会阻碍税制的进一步完善。
五、慎用简易
此次全面推开营改增的36号文件,或许是为了解决税负增加的问题,大量使用允许纳税人选择简易征收的方式。简易征收,对解决税负增加,保持税制改革平稳过度,有积极意义,但是,却不利于完善税制。
营改增的目的,就是把营业税和增值税并存导致的中断的链条,再接起来,实现征税和扣税的机制,消除重复征税。简易征收的方式,尽管可以通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解决购买方的抵扣问题,但是抵扣可能不彻底,因为简易征收的征收率,一般低于税率。对销售方而言,简易征收还是不能抵扣进项税,尽管可以维持税负不必,但是难以享受减税的红利。
由于有些项目时间很长,允许选择简易征收,导致长期使用这种方式,一个纳税人一般计税和简易征收,长期并存,不但不利于税制的规范,也加大纳税人防控税务风险的难度,一旦把简易征收项目的进项税用于抵扣,将产生巨大的税收风险。
因此,在今后的改革中,还是要慎用简易征收,通过允许纳税人在一定时间内超税负返还的方式,或许更加合理,一是对税制规范的影响更小,二是时间可以控制,3到5年,就可以完成过渡。
相关文章: 增值税改革 |
· 从比较角度看金融业增值税改革——来自中国金融业“营改增”的样本及经验 | 12/26 |
· 税收公平问题——增值税改革探讨 | 1/5 |
· 营改增百日:减税效应明显增值税改革或提上日程 | 9/26 |
· 营改增之后的增值税改革探讨 | 9/26 |
· 税总发[2016]3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扎实做好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 6/27 |
· 福建省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 | 2/23 |
· 增值税改革是下半年稳增长税收政策的重心 | 10/10 |
· 增值税改革更需关注消费者税负 | 10/10 |
· “营改增”快速推进下的增值税改革与调整 | 8/17 |
· 多行业受益增值税改革 | 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