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增值税的应税收入
《
《
营改增后,纳税人转让房地产的土地增值税应税收入不含增值税。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其转让房地产的土地增值税应税收入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其转让房地产的土地增值税应税收入不含增值税应纳税额。
2、预交土地增值税的计算
根据上述政策,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收到预收款时:
1、一般计税方法下:
预交土地增值税=预收款/(1 11%)*土地增值税预征率
2、简易计税方法下:
预交土地增值税=预收款/(1 5%)*土地增值税预征率
为方便纳税人,简化土地增值税预征税款计算,根据《
土地增值税预征的计征依据=预收款-应预缴增值税税款
如: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A项目(开工日期在2016年5月1日后),2017年7月销售普通住宅预收房款1110万元,根据当地的规定,土地增值税预征率2%。则:
1、正常情况下,土地增值税预征税款计算:
土地增值税预征的计征依据=不含增值税收入=1110/(1 11%)=1000万元
预交土地增值税税款=不含增值税收入*土地增值税预征率=1000*2%=20万元。
2、为方便纳税人,简化土地增值税预征税款计算:
应预交的增值税税款=1110/(1 11%)*3%==30万元
土地增值税预征的计征依据=1110-30=1080万元
预交土地增值税税款=1080*2%=21.6万元。
从上述结果来看,虽然计算简化了些,但预交的税款比正常计算的方法下要大。
3、预交土地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沿用上例,该企业预交土地增值税20万元,则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20
贷:银行存款20
待开发项目达到完工条件,相应的收入及成本结转损益时,将土地增值税转入税金及附加科目:
借:税金及附加20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20
但有的企业在预交土地增值税的同时就将其转入“税金及附加”,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和收入成本的配比原则。
还有的企业在预交土地增值税的同时将其转入“预付账款或待摊费用—待转土地增值税”,在符合完工条件时再转入“税金及附加”。我认为这样处理“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期末余额更能准确反映土地增值税在项目未完工时应该预交的金额,更能反映出期末资产负债状况的合理性和公允性。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这种会计处理方式。
相关文章: 土地增值税 |
· 土地增值税清算:用对方法,合理分摊土地成本 | 4/25 |
· 关于因土地增值税清算涉及企业所得税退税重大争议问题 | 2/28 |
· 地方教育附加不能在土地增值税前扣除吗? | 10/30 |
· 《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第五款的建议书 | 10/30 |
· 上市公司无偿划转资料披露:土地增值税等各税种都适用了重组政策 | 10/30 |
· 个人卖房如何计缴土地增值税? | 10/30 |
· 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第三款中的 | 10/30 |
· 转让工业园区厂房,土地增值税是按旧房还是开发产品缴纳 | 6/28 |
· 股权转让征收土地增值税重现江湖 | 11/26 |
· 销售无产权车位土地增值税清算不得扣除成本费用? | 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