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个税改革的红利刚进钱包,第二波红利又来了!
年轻人要租房,中年人要教育孩子,赡养老人,偿还房贷……如何进一步减轻人们的负担?
10月20日,《
关于
比如,小张是独生子女,丈夫也是独生子女,需要赡养三位老人和养育两个小孩,小孩在读幼儿园和小学,还在还房贷,每月月薪在扣除“三险一金”后,小张收入两万,丈夫收入三万。
在今年10-12月期间,按
相比9月,小张10月交税1590元,减税1530元;她丈夫交税3590元,减税2030元。
从明年1月1日起,若子女教育和房贷利息计算在小张丈夫一方,小张可享受一项赡养老人2000元;她丈夫可扣除的有:2000元(赡养老人) 2000元(子女教育) 1000元(房贷利息)=5000元;
由此,明年起小张交税金额为1190元,丈夫交税金额为2590元,
再来看看单身的案例。一位北漂小刘,交完"三险一金"后月薪20000元,在职研究生在读,有继续教育支出、租房、赡养老人三项支出可以扣除。
9月,小刘交税3120元,10月交税1590元,减税1530元。
专项附加扣除生效后,小刘还可享受专项附加扣除400元(继续教育) 1200元(北京租房) 2000元(赡养老人)=3600元,计算可得小刘交税金额为930元,
何为专项附加扣除?它指的是,在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额时,除了起征点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允许额外扣除的项目,如子女教育等六项费用。
这是我国首次在个税制度中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概念,也被普遍认为是我国推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重要一步。
算法看似复杂了些,有些人说与其这么折腾,还不如把起征点再提的高一点,达到的似乎是同样效果。
但一位财税专家向记者表示,
对于具体如何定额标准扣除,专家向记者解释称,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老百姓只要有扣除项的实际支出,大于或小于扣除标准的都按照标准计算。
他举例,一人房贷利息支出每月800月,另一人每月房贷利息支出每月1200元,这两种情况都按照每月1000月的标准扣除。
接下来,我们一个个划重点。
社会普遍关心的子女教育如何界定?幼儿园怎么扣?高中到大学能不能扣?
从
按照
这意味着,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将能享受到每年24000元的定额扣除。
需要指出的是,每年12000元或24000元的扣除,既可以父母一人扣50%,也可以由一方扣除100%,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除子女教育外,住房费用方面的扣除也备受关注。
按照
一位财税专家向记者表示,对比我国与国际上房贷占工资的比例,每年12000元的额度是比较合理的。
此外,首套房贷利息可以选择由夫妻其中一方扣除,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买房的人享受到了扣除,租房者也不例外。
按照
需要指出的是,在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内容中,这是唯一一项有地区区别的,主要分三类情况。具体来说:
在
在
在
此外,对于夫妻租房的情况,夫妻在同一地租房,只能由一方扣除租金支出;而夫妻在不同城市工作,且各自在主要城市都没有住房的,可以分别扣除租金支出。
需要强调的是,纳税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这意味着,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赡养老人成为社会焦点,在专项附加扣除中引入赡养老人支出,可谓抓住了社会痛点。
纳税人为
纳税人为
此外,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
举个例子,一位老人有三个子女赡养,每个孩子可以平均分摊每年24000元扣除额度,每人每年8000元;也可以经老人指定或者子女约定,每个子女分别享受6000、6000、12000的扣除额,但每个子女的扣除额不能高于12000元。
值得关注的是,有些情况下,赡养老人不止两位,这种情况会不会增加扣除额度?根据
在医疗方面,
根据
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
看过专项附加扣除的详细规则后,可以设想下,漂在大城市追逐梦想的年轻人至少有租房项可以扣除,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职场人则可以扣除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
因此,大部分个税纳税人都会有一项、两项,甚至最多五项全部符合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如果你的月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在7000-30000元之间,按照不等的抵扣标准,可以再有多少减税空间?
根据记者测算,除大病医疗附加扣除和其他极其特殊情况外,假设一人符合四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即享受最高扣除额度,应当这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