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人民法院的一则行政判决书,给大家又上了一节大课:股权转让协议被法院判决撤销,但已经缴纳的所得税税款不予退还。理由:目前税收征收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退税情形中没有关于股权转让协议被撤销后,应退回之前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这就提醒我们:需要梳理下合同的撤销相关规定,及思考合同撤销后相关税款如何处理的问题了。
一、可撤销的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可撤销的合同包括: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显失公平签订的合同
3、被欺诈签订的合同
4、被胁迫签订的合同
5、被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
二、被撤销合同的法律效力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六条、五十七条、五十八条规定,被撤销的合同:
1、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2、合同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3、合同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4、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5、小结与思考:
1)合同被撤销,合同自始无效。
2)股权转让合同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是否包括国家征收的税款财产?
三、税收相关规定
1、《
1)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2)第八条
纳税人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
3)第八十四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的开征、停征或者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以及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的,除依照本法规定撤销其擅自作出的决定外,补征应征未征税款,退还不应征收而征收的税款,并由上级机关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
3、
《
4、小结与思考
1)退税必须依照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2)迄今,国家税务总局只对契税的退税政策做了明确。
3)思考:
A、《
B、
C、如果《
四、总结与思考
1、现行税收政策中,除了对契税有较为明确的退税规定外,其他税种的“退税”未见相关规定。
2、《合同法》与《
3、合同被撤销,合同当事人的主要利益都未实现的情况下,国家先行征收的税款利益不退,是否有违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商法与税收 |
· 商法与税收:第三人履行与纳税义务、三流一致 | 4/28 |
· 商法与税收:发票在商事活动中的证明作用 | 4/28 |
· 商法与税收:合同被撤销,税款可退吗? | 4/28 |
· 商法与税收:个体工商户的几个特点在税收上的表现 | 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