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处置损益”科目与“营业外支出”科目如何区分?
2018/12/29   阅读:1788   字体大小 :    

2017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修订印发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7〕30号)(下称财会〔2017〕30号),其中新增了一个“资产处置收益”报表项目和一个“资产处置损益”会计科目,今天,主要分析一下该新科目与“营业外支出”科目区别与联系。

一、区分原则,是看该资产处置后是否有使用价值

    如果资产处置后还有使用价值,则计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反之,则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例如,固定资产的毁损报废后,不再有使用价值,则“营业外支出”科目。若用固定资产抵债、投资、捐赠等,这些经营行为是为了换取对价,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则应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

二、“老树新枝”的关系

    财会〔2017〕30号将原来在“营业外收入(支出)”核算的部分内容,归集到了“资产处置损益”科目核算,使之另立门户,单独核算。

    新增的“6115 资产处置损益”会计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子公司和业务除外)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本科目按照处置的资产类别或处置组进行明细核算。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也在本科目核算。

    “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

三、报表列示

    新增的“资产处置收益”报表项目,应根据“资产处置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特别注意:资产处置收益项目不包括以下资产的处置:(1)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应收账款等流动性资产处置。(2)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处置。(3)投资性房地产处置。(4)债务重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或损失。(5)子公司和业务的处置。

案例分析:

   2017年10月8日,彤升公司提前报废一台机器设备,设备原值150000元,已计提折旧60000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0000元,报废后处置废材料取得收入10300元。假该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该设备处置符合简易计税条件,并按3%征收率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一、由于是报废,所以资产处置后并没有使用价值,因此用到营业外支出科目,会计处理: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累计折旧   6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

     固定资产清理   70000

     贷:固定资产   150000

 (2)出售取得收入:

  借:银行存款103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0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300

 (3)清理净损益结转:

  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损失  6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60000

    二、假如该设备不是报废,而是出售给B公司,其他条件不变,由于是出售处置,所以仅仅是为了换取对价,对于资产处置后还尚有使用价值,因此相关净损益需要结转至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年终并入资产处置收益报表项目

则会计处理(1)(2)相同。

   (3)清理净损益结转:

  借:资产处置损益——非流动资产损失  6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60000

安瑞事务所 2025 版权所有
昆明安瑞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地址:昆明市虹山东路版筑翠园1栋          
邮编:650031
联系电话:0871-65328170   
手机:13078703171、13099437177 
客服QQ邮箱:1291781610、 2682435308
备案许可证: 滇ICP备09009492号    
版权所有 2018-2028  
  云南在线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