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的理解,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1版》第十章职工薪酬中对于企业发放给职工的非货币性福利是这样规定的:“企业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相关收入的确认、销售成本的结转和相关税费的处理,与正常商品销售相同(无税会差异)。以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入成本费用。(存在税会差异,会计确不确认收入,企业所得税需视同销售,作纳税调整)”因此,发放外购商品给职工作为福利,会计上不能确认销售收入,而是应按照其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入成本费用。
假设发放福利的商品购入成本为100,增值税率17%。首先来看看会计如何处理。
购买时:
借:存货100
应交税费-增(进)17
贷:银行存款117
发放时:
借:应该职工薪酬117
贷:存货100
应交税费-增(进转出)17
以上会计处理的前提是在购入商品时,商品的用途并不是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而是用于正常销售,在抵扣增值税进项税后改变用途情况下的处理方式。
上例可以看出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是117元,企业所得税也应按
原因是,大家还记得828号文曾经的一个补丁文件,即“《
本人将“该项资产不是以销售为目的,而是具有替代职工福利等费用支出性质”理解为“企业直接购买用于职工福利的商品,其商品的增值税进项税不得抵扣,会计上应将不得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计入相关成本费用”,言外之意视同销售确认收入时采用的“购入时的价格”是一个含着进项税的价格,故,应按含税价格确认视同销售成本和收入。
虽然,
因此,外购商品用于发放职工集体福利,且购置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处置,应按照外购价格确认视同销售收入。
其实这里还有延伸问题,就是不得在销项税中抵扣的进项税,是否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可以参考文件“
该业务的争论焦点在于确认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成本和收入时是否包含不得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其实,以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在增值税上不视同销售计提销项税,而是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企业所得税上视同销售确认收入,同时确认视同销售成本,均按照购入价格确认收入与成本,且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上无需做销售收入处理。
相关文章: 外购商品 集体福利 视同销售 |
· 货物视同销售和进项税额转出到底怎么区分 | 10/30 |
· "视同销售"处理得当,就能让企业实现少缴税 | 1/16 |
· 如何自查视同销售收入及其注意事项? | 12/29 |
· 与责任保险费命运相同的,还有视同销售增值税 | 12/19 |
· 赞成视同销售与否无关“其他所得” | 12/19 |
· 视同销售不含税价、对赌协议补偿金等20问解答 | 4/28 |
· 房地产销售过程中的赠品究竟要不要视同销售? | 4/28 |
· 增值税视同销售总结 | 4/28 |
· 视同销售一定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么? | 1/5 |
· 总分公司间视同销售会计处理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