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产权的“负一层”
若开发商在规划时,将负一层纳入了产权范围之内,在出售时,与开发商品一样,纳入土地增值税清算范围,但是如何进行清算,存在歧义:
1.若一楼商品房主体打通链接,作为同一主体进行销售,按照一楼商品房性质一并进行清算;
2.负一层作为单独产权主体,虽然与一楼主体打通链接,但是在规划和产权上仍归属于独立主体,应按照“其他商品房”进行清算。
本文观点:开发商与业主签订销售合同时,有产权的负一层可以签订独立的销售合同,可以单独办理产权证,开具发票。故虽然与一楼商品房主体打通链接,但是实质仍是单独的主体,故应应按照“其他商品房”进行清算。
二、无产权的“负一层”
为了销售产品,将无产权的负一层与一楼主体打通进行销售,在实操中是更常见的营销策略。是否将无产权的负一层纳入清算范围?若纳入清算范围如何进行清算?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1.销售的无产权负一层,虽然连通一楼主体一并销售,但本身规划时,并非可售产品面积,故应和无产权车位一样的处理,不纳入土地增值税清算范围。
2.销售的无产权负一层,虽然未办理产权,但实质重于形式,已经随同一楼一并销售,故应纳入清算范围。但随同一楼房屋性质,进行清算还是按照“其他商品房”性质进行清算?再次出现了和上述情况一样的争议。
本文观点:销售一楼和负一层时,开发商与业务签订的备案销售合同中,仅能体现一楼的房屋信息,不能体现负一层的信息。在实务操作中,一般采用签订补充协议的方法,说明双方交易的总价款,包含了一楼和负一层的价格,故是否纳入清算范围及如何进行清算存在争议。但各地税务存在不一致的口径,例如:河南认为应随一楼进行清算。建议提前与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沟通。
相关文章: |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扣数、会计口径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口径的研发费用的差异原因及合理性 | 11/5 |
·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 | 11/5 |
· 购买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后,如何报销、如何入账? | 11/5 |
· 个人借用企业名义开展业务,合法挂靠或违法虚开的边界何在? | 10/28 |
· 软件产品即征即退风险应对实务要点 | 10/28 |
· 设备、器具折旧一次性税前扣除:会计折旧方法不当,税务处理跟着出错 | 10/28 |
· 案解企业“走出去”涉税问题 | 8/21 |
· 新《公司法》视角下发起人出资连带责任实务问答 | 8/21 |
· 仅有“低值高报”不必然等于骗税,实案解析骗取出口退税核心要件 | 8/21 |
· 投资的房产再转让,增值税到底如何交纳? | 4/25 |